免費諮詢一:這一家的諮詢速度特色就是快
免費諮詢二:申貸流程最快速,24小時內可撥款
一對一的快速立即免費諮詢、配對,十分鐘就能知道您適合的銀行申貸方案是什麼。
立即免費諮詢
免費諮詢三:這家貸款公司評價非常高
免費諮詢四:這一家的諮詢方案很多元,很推薦
免費諮詢五:一群對於專精貸款的專業人士提供相關諮詢
免費諮詢六:這家貸款公司可以承辦軍公教人士
軍公教朋友可以到這間貸款快速找到適合的貸款方案
立即免費諮詢
個人貸款 | 貸款 | 信用貸款 | 債務整合 | 負債整合 | 債務協商 | 個人信貸 | 小額借款 | 信貸 | 信貸利率 |
信貸代辦 | 創業貸款 | 銀行貸款 | 貸款投資 | 買車貸款 | 車貸 | 汽車貸款 | 債務協商 | 卡債處理 | 二胎房貸 |
信用不良信貸貸的下來嗎 該怎辦 | 信用貸款哪裡申請最快核貸 | 信用不良要如何申請信用貸款
個人信貸免費諮詢的網站 | 個人信貸條件,銀行個人信貸比較諮詢 | 小額信貸利率比較標準迷思
三面向分析最低信貸利率條件的迷惑陷阱 | 哪家銀行信貸利息最低 | 銀行個人信貸免費諮詢 | 小額信貸推薦幾家 | 個人信貸利率比較銀行條件如何談 |
RF4165456EDFECE15158DCE |
熱點新知搶先報
內容簡介
八十回顧.情義一生
將近八十年的歲月,正是中華民族巨變的年代。歷史就像巨大的洪流,驅使這一代的中國人向前奔波,有人站上浪頭,有人被浪淹沒。
在巨變的時代中,我的確是個幸運兒,有機會作了一些值得回顧的工作,也深深感受到,所謂「際遇」或者說「因緣」,除了很多「事」,最重要的成分其實是「人」。這些人,或者在感情上給你慰藉,在德性上給你提醒,在知識上給你糧食,在生涯上給你提攜。他們讓你有值得回憶的一生。
這本回憶記述我這一生所經歷過的「事」與「人」,其中當然有個人的風雨得失,對我來說,都是過眼雲煙;但人間的情義,在我心中並未隨時間而消逝。我要記錄的是這一生的情義,而不是功業。我要表達的是心中的感恩,也希望讓有機會看到這本書的人,觸動一些感受。
我過去所作的工作,雖然努力,相對於許多人而言,論犧牲與貢獻,實在是微不足道,我必須要感恩,要謙卑。邁入老年之際,深深覺得自己對人生還是缺乏通達,有時也難免流於世俗;面對無常,也常有無措之感,這些都是有待參透的人生課題。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然道在何處?此書付梓之時,讓我以這一種心情,對自己的過去作一個總結,也讓我以這些體認,重新展開我的未來。
──徐立德
八十回顧是一件難得的喜事,看盡人間的鉛華,體驗世間的悲喜,徐立德透過回憶錄的形式,為生命的菁華歲月,留下時代傳承的寶貴經歷。
徐立德先生一九三一年出生於中國湖北漢口市。動亂的年代,全家人隨著職業軍人的父親四處遷徒,一九四五年來到台灣,已是十八歲的少年。他在台灣完成了中學、大學及研究所的學業,之後考上高考後進入政府部門服務,開始他近四十年的公務員生涯。從人事行政到專業財經部會首長,徐立德在本書詳細記錄了他的從政、從公歷程;讀他的傳記,可以讀出台灣六十年公務體系的發展史,以及台灣重大財經建設的規劃進程。
選書緣起
這本《情義在我心—徐立德八十回顧》新著,將是百年動盪的大時代中,一位重要政治人物在台灣經濟發展、民主轉型、與兩岸關係突破過程中的詳實紀錄。它來自作者第一手的分析與直接的參與;兼有現場感與歷史感。
作者簡介
徐立德
民國20年出生於湖北漢口,祖籍河南羅山。曾任行政院第五組組長、財政部常務次長、台灣省政府財政廳廳長、財政部部長、經濟部部長、行政院副院長、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主任委員、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總統府資政。
畢業於台灣省立法商學院行政系,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美國美利堅大學研究、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行政碩士、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榮譽法學博士。民國41年加入中國國民黨,國防研究院第11期、革命實踐研究院國建班第1期結業。民國70年當選為中央委員,並曾任國民黨副祕書長、財委會主任委員暨政策會執行祕書、中央常務委員等職務。民國77年成立環宇投資公司,擔任董事長,另曾任私立聯合工專董事長、孫運璿學術基金會董事長、航發基金會董事長。
民國42年高等考試及格,進入公職,推動加值營業稅、修正銀行法、推動亞太營運中心、成立境外金融中心、強化中國生產力中心、改革紡織品配額處理辦法、成立經濟部產業發展諮詢委員會、催生公務人員財產信託法、消費者保護法、全民健保法等。民國83年行政院副院長任內,以中華民國亞運代表團代表身分,到日本廣島參觀第12屆亞運會,成為中日斷交以來,訪問日本層級最高的中華民國官員。連戰參選2000年總統時,為核心幕僚,積極促成連宋配、國親合。卸任公職後,穿梭兩岸,協助部署民國94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至大陸的和平之旅。
目錄
出版者的話 成功不必在己—讀徐立德先生回憶錄 高希均
前言 情義在我心
第一部 親情無價
第一章 動亂時代的平凡家庭
第二章 沉睡世代的青年學子
第三章 國家培訓的進修學習
第四章 以五三之齡攻讀哈佛
第二部 公職無私
第五章 二十年從事人事行政工作
第六章 十年財經部門歷練
第七章 景氣低迷中接任財政部長
第八章 重重難關下接任經濟部長
第九章 問心無愧細說十信案
第三部 報國無我
第十章 盡心為黨不計功過
第十一章 費心政務任副閣揆
第十二章 經建主委開創願景
第四部 人生無憾
第十三章 有心無力兼顧華航
第十四章 風風雨雨總統大選
第十五章 兩岸關係新世紀
第十六章 出國考察有憶思
第十七章 民間企業添新話
結語 待參透的人生課題
徐立德大事紀
序
出版者的話
成功不必在己—讀徐立德先生回憶錄
高希均
(一)
這本《情義在我心—徐立德八十回顧》新著,將是百年動盪的大時代中,一位重要政治人物在台灣經濟發展、民主轉型與兩岸關係突破過程中的詳實紀錄。它來自作者第一手的分析與直接的參與;兼有現場感與歷史感。
八十年前作者出生於湖北漢口,十四歲隨雙親來台,二十二歲在台灣行政專校畢業,高考及格後分發到考試院擔任薦任科員。他很可能就像大多數公務員一樣,奉公守法、默默工作,然後按部就班地退休。
但是他勤奮好學與力爭上游的個性,以及工作上的優秀表現,在極年輕時就脫穎而出。二十九歲取得了政大政治學碩士,三十一歲就派至美國美利堅大學進修八個月。
四十歲以後就歷任財政部常務次長、省財政廳長。五十歲時,他在事業上達到另一高峰:擔任財政部長、國民黨中央委員,並選為美國艾森豪基金會得獎人。從那時(一九八一年)起,徐先生就在台灣政壇占了一席之地。
從回憶錄第二部開始,他的從政生涯就與台灣經濟發展、國民黨盛衰、李登輝執政、總統大選,及連宋的分與合、兩岸關係的突破,密切相關。關心台灣發展的海內外人士,不能錯過這本書。
(二)
被認為是「青年才俊」的徐先生,擁有很多特質:才思敏捷、有說服力、做事幹練、做人細心、並且潔身自好。他可以廣交四方朋友,但不失分寸;他為了把事情做好,可以委曲求全。他的決策可以有彈性,但把握住原則。
這真是台灣走向民主過程中,政治人物所需要的條件:廉能、認真、肯做事、有效率、會溝通、能調整。
四十歲起,徐先生在財經部會擔任次長,然後擔任財經二部部長,開始逐漸「接近」權力核心人士。除了經國先生,他特別受到孫運璿、李國鼎與費驊三位先生的賞識。然而政治的詭譎多變,五十四歲時因十信風暴坦然辭去經濟部長,雖然問心無愧,但終有壯志未酬,寫出「十信下台功業未竟」的內心感受。文中他寫著:「我極喜愛經濟部這份工作,也認為適合我的個性。當時的確也全力投入,不眠不休地工作,希望在學者專家企業界共同努力之下,有計畫地將台灣的經濟往前推進。」
抱著失落,六月選擇去哈佛進修,那是一段放空自己與放眼天下的難得歲月。一年後得公共行政碩士回到台灣。
我記得那年(一九八六年)暑假在台北,他剛從哈佛回來,聚在一起談起他選過Robert B. Reich、Ezra F. Vogel(傅高義)的課,又細讀Arthur Okun的書:Equality and Efficiency:The Big Trade-off。這些著作也正是我在美國教書時常引述的,我們談得興高采烈。記得曾告訴他:「我的志趣就是推廣這些理念,你的才華就是要把這些理念變成適合國情的政策。」我心中相信這位進修歸來的「哈佛人」,會有更寬廣的奉獻舞台。
等待再被重用的那二年,是他一生中難得的沉潛。
(三)
一九八八年八月,徐先生進入中央黨部擔任國民黨財務委員會主任委員,主席李登輝變成了直接的長官,他更靠近了國民黨的權力核心。
他的事業在六十二歲(一九九三年)時,再攀高峰。那一年二月連戰組閣,他出任行政院副院長(並曾兼任經建會主委一年半)。從那一刻起,徐先生就是權力核心之一。
接踵而來的挑戰一波接一波。台灣的財經與大陸政策,國民黨內部權力的更替,連戰二次參選總統(二000年連蕭配、二00四年連宋配),連戰的「破冰之旅」(二00五年四月),他無役不與;也無不全心投入。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在部長、副院長、經建會主委任內推動了不少影響深遠的重大政策(包括推動加值型營業稅制、創設境外金融中心;改組強化中國生產力中心,創立經濟部產業諮詢委員會;推行全民健保、規劃亞太營運中心等等)也以在野之身,策劃連宋配與「破冰之旅」,但自己從不居功。這種「成功不必在己」的風範,在政壇已是鳳毛麟角。
台灣有幾個政治人物是可以立大功、成大業、留名歷史的。可惜在權力巔峰時,他們沒有看清世界潮流,也沒有看清台灣前景,只看到片面的民意,部分群眾的歡呼,身邊人士的忘情慫恿;在權力誘惑下;終至產生一廂情願的推斷,帶來了「一步錯、全盤輸」的結局。可惜的是,因為這幾個人物的政治操作與翻雲覆雨,使台灣社會的進步停滯了二十年。我猜想作者的遺憾是他盡力想對他們有一些正面影響來扭轉大局;但事與願違,帶給他深沉的失落。
(四)
近二十年來,不分晝夜地投入公務與選舉,使他的夫人劉勤生女士十分心痛與不捨。當她於一年前(二00九年)二月往生時,他驀然回首:「我才驚覺對她的依賴如此之深,而她對我的包容,又是如此之廣;……讓家成了溫暖的港灣(堡壘),也讓我在公務上無後顧之憂。……近日每思及此,心中既虧欠又感謝」(引自〈結語〉)。今年二月出版了《劉勤生畫集》,作者又寫著:「她的重要只有在失去之後,才有刻骨銘心的感受。」
老伴的過世,帶來了他沉重的打擊。往日的笑容、豪氣與幹勁突然消失了。自責過去為了工作,沒有常常在家;現在要來補償時間,而她已不在。他沉痛地寫出:「我們未來許多想法與規劃,也都成為夢幻泡影,這種失落與變化,對我來說,實在是無法彌補的缺憾。」心情的鬱卒使他開始研讀哲學與宗教,參悟人生無常的道理。
這是書名中的「情」,這也是他一生的「愛」。
他的全心投入公務,是為了朋友,也是為了國家。這即是他偶然自嘲的「愚忠」。「朋友」是連戰,「國家」是中華民國。
他一直堅信:這個充滿理想的朋友,值得支持;這個充滿顛簸的國家,應當愛護。
十四章「風風雨雨總統大選」的最後一段,出現了他最率真的自白:「在這段人生旅途上,我完全扮演連先生客卿幕僚的角色,並未占有任何名位與酬勞,所作所為都不是分內之事,只是憑著對時局的關懷與私人情誼,來盡自己的力量。」
這是書名中的「義」,這是他政治生涯中一直堅守的「義」。
他關心兩岸和平,他期待國民黨再起,他更希望看到民族復興。這是他在離開公職後,生命的寄托。他往來於兩岸,終於促成連先生展開歷史性的破冰之旅。兩黨領導人的會面,在握手那一刻,開啟了和平之門,機會之窗。連戰主席與胡錦濤總書記發表連胡五項共同願景,更為二00八年接任總統的馬英九鋪了兩岸和平之路。
連先生沒有取得政權,但獲得了民心—台灣與大陸的;歷史地位遠比擔任總統更高。徐先生近十年輔佐連戰的各種犧牲:遭遇的風險、經歷的痛苦、被遺忘的家人,都在兩岸關係突破上獲得了無形的補償:那就是「和平變成了兩岸共同承諾與追求的目標」。在戰亂中成長的他,已把視野與機會提升到民族的融合與發展。
在八十大壽之際,作者回首這段高潮迭起的人生,沒有家世,隻手空拳,卻攀登上了事業的巔峰。偶有風雨,更多藍天。一生不僅無憾、無愧;更是留下了「情義在我心」。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
(二0一0年七月三十日於台北)
結語
待參透的人生課題
這本我個人七十八年人生歷程的記述,在許多友人的鼓勵與協助下,尤其是馬紹章先生與陳靜儀小姐的幫忙,的確花了相當長的時間才整理完成,並感謝天下遠見出版公司在我即將邁入八十歲時,大力協助,同意出版發行。
八十歲將屆之前,本來規劃要徹底放下「工作」,開始另一段人生。可是民國九十八年二月二十二日的巨變,打亂了我一切規畫。勤生因病往生離我而去,不但無法與我分享出書的喜悅,我們未來許多想法與規畫,也都成為夢幻泡影。這種失落與變化,對我來說,實在是無法彌補的缺憾。
勤生與我是大學同學,自民國四十六年十一月結婚以來,五十二年的夫妻情分,不僅僅生活上相互依賴,而且心靈相連,兩人早已合為一體。回想二千年連戰先生代表中國國民黨參與總統選舉失利的那晚,凌晨一時餘,我獨自踏著夜色走回杭州南路家中,勤生獨自坐在客廳中等候我回來,兩人茫然相望,彼此都有無比的辛酸,久久難以置言。
我的妻子在停頓一段時間之後,意味深長地說了一段話。她說:「你的年紀也不小了,一輩子的辛勞,身體狀況也差得很多,應該自公職退休下來,規劃一些自在的生活。」我深受感動。她主張我們立即搬家,就在三個月之內,她獨自張羅,我們遷出住了長達近二十年的杭州南路公家寓所。
自此之後,我雖然婉辭了黨部的職務,卻又投身於環宇公司的經營,並側面參與一些連先生第二次參選與嗣後兩岸聯繫的工作,生活和過去一樣忙碌,陪她的時間並不太多。所幸在我離開公職的這些年,她享受著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習畫、唱歌、旅遊、打球、學習電腦,我也在這段期間,儘可能地陪她與朋友們到國外旅遊,家人與朋友都感受到她的快樂。
不幸的是,民國九十六年發現她患了肺腺癌,在和信醫院醫療團隊的細心照護下,延長了兩年多的生命。兩年多來,我們兩人雖然遭受許多折磨,但也讓我們真正體會到夫妻之間相互依賴與相互關懷的深切情感。
這麼長的歲月,驀然回首,我才驚覺對她的依賴如此之深,而她對我的包容,又是如此之廣;她對家庭的奉獻,又是那麼的多。她所散發的那種安定、知足與守分的氣質,讓家成了溫暖的港灣,也讓我在公務上無後顧之憂。在我一生公職生涯中,她始終默默承受身為公眾人物家屬必須面對的壓力與負擔,儘量把政治隔在家外,把從容與恬靜留在家裡。近日每思及此,心中既虧欠又感謝。虧欠的是,留給她的時間實在太少;感謝的是,她對家庭的付出太多。
從她身上,我深深體會到她對家庭和子女無私的愛,以及中國女性所保有的那種賢慧。更重要的是,她往生後,我對人生有另外一種感受。我原本無宗教信仰,記得在勤生病重最後的幾個月裡,許多朋友勸我們以宗教信仰作為慰藉,承他們的好意,我也閱讀了一些相關的書籍,甚至由他們陪同進了幾次教堂。勤生彌留時,兒子們主張以佛教儀式為她送行,讓她在聲聲佛號中無牽無掛地離開人世間。在作佛事過程中,我進一步接觸佛法,讓我對佛學有些了解與體悟。根據佛法,勤生一生常存善念,行善行,因此必然得以安詳往生。我也相信,善念力量的牽引,能讓她達到更圓滿的世界中,不再有煩惱,不再有牽掛。佛法說:「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無常的生命,有來有去。我用佛法來安慰自己,也減少我對她的掛懷與思念。
經歷這一番刻骨銘心的變化,在我心中,漸漸滋生宗教信仰,希望從中探索生命更深邃的道理。有了這樣的心情,當我再重讀這一部描述我個人過去的一些「人」與「事」的記載時,我有相當多不同的思想與回顧。我既感嘆時代變化的莫測無情,也感受到個人的渺小……
一切生滅原都是因緣。過去將近八十年的歲月,正是中華民族巨變的年代。對日抗戰、國共鬥爭、兩岸的變化,歷史就像巨大的洪流,驅使這一代的中國人向前奔波,有人站上浪頭,有人被浪淹沒。這其間有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充滿著悲歡離合;有成就、有幻滅,有幸運、也有悲情。在巨變的時代中,我的確是個幸運兒,因為我在相對穩定的環境中,求學成長與就業;因為機遇,使我有服務公職的機會,作了一些工作。但是今日檢討起來,我過去所作的工作,雖然努力,相對於許多人而言,論犧牲與貢獻,實在是微不足道,我必須要感恩,要謙卑。
在為人處事方面,雖然有機會奉獻,但因為限於所學以及所處的環境,所見所作還是相當局限。我幼年在大陸出生,就像許多中國人一樣,隨著父母遷居台灣。我所處的年代,很多人都對前途有種未知的惶恐,我們所受的教育,就是擺脫動亂、力求安定與成長,我們所追求的只是一份安定的工作與成長的機會。所以相對而言,我養成一種較保守的性格,努力有餘,開創不足。尤其從小至今,在治學上以實用為先,疏於文史哲理;因此邁入老年之際,深深覺得自己對人生還是缺乏通達,有時也難免流於世俗;面對無常,也常有無措之感,這些都是有待參透的人生課題。最近我常常思索這些問題,還沒有太深入的答案,不過哲學與宗教上的書籍,予我另外一種啟示與體悟。雖已耄耋之年,我認為還是要在求知上有些反思,在為人處世上要有更多的領悟。就像孔子所說,「朝聞道,夕死可矣」。然道在何處?此書付梓之時,讓我以這一種心情,對自己過去作一個總結,也讓我以這些體認,重新展開我的未來。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2165799
- 規格:軟精裝 / 496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回想往事,我擁有相當多值得回憶的經驗與記憶,內心也充滿許多感恩之情:感謝我的父母、感謝我的家人,感謝我的朋友與長官,更要感謝這個社會與孕育我成長的國家。
民國二十年農曆八月六日,我出生於大陸的湖北漢口。與一般同年齡的中國人一樣,自幼年開始,便飽嘗動亂。就讀小學期間,我隨父母避難大後方的福建南平,記憶中許多時光,都是逃避日軍的轟炸,以及在中國傳統而艱苦的生活環境中度過。
相對來說,我還是相當幸運的。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後,隨父母遷居台灣,在台灣的安定環境中完成了中學、大學,與研究所的學業。
波折顛沛道從前
我的父親賓實公(諱成名),幼年喪父,隨寡母到河南羅山縣投奔親戚,當然也無法受到正統的教育。民國十九年與母親結婚後便決定外出謀生,初期在湖北漢口協助他人經營事業,後來投考軍校,於民國二十四年畢業於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特別班訓練第二期,自此在軍中服務。
在我們子女的印象中,父親軍職生涯並不十分順利。抗日期間,在福建等地隨二十五集團軍到處奔波,很少有長期安定的時間能與家人共聚。遷台後,父親曾在台東遊民習藝所擔任隊長,最後的軍職是軍法處看守所長。因與當時的長官相處不佳,辭去職務,也因此興起了歸鄉之念。當時變賣了僅有的一間房子,並將所有積蓄分成兩部分,一半匯回家,仰託大姊購置田房;一半則隻身奔往上海購置貨品,準備返鄉從事商業。不幸此時大陸情勢逆轉,中共渡江而上,父親到上海即折轉回台,以攜回的一些貨物,在台北羅斯福路經營一家小小的雜貨商店,不久便因不順利而結束。對父親而言,這是一個很大的打擊,我迄今仍難以忘懷父親那段非常辛酸的歲月。
當時台北市羅斯福路的兩旁蓋了一些簡陋的店面,許多雜貨店與小吃店沿街而設。父親購置了一個小店面,經常要到迪化街等地批貨,再親自擺設,等待顧客來購買。我想這是他在職業生涯中從未經歷過的。他默默地做著,看在家人眼中,無限心痛。這可以說是我們家庭相當困難的時期。
後來父親因朋友幫忙,轉到基隆民防指揮部工作,母親則以做些家活補貼生計。父親對人生日漸消極,可是即便在極苦環境中,他們始終支持著我們的教育。民國四十五年退休,日後父親就在我與弟弟徐立功家中分別居住。父親生活得似乎不愉快,民國六十三年四月二十日,因心臟病逝世於耕莘醫院,享年六十九歲。我相信他是抑鬱而終。
我的母親李秀英女士,就像一般的中國舊式婦女,沒有受到正式教育,但是終其一生相夫教子。從她的身上,可以看到中國女性的特質。我記得在抗日期間,大後方物資極端困難,母親除了張羅我們的生計外,總是千方百計地積存一些雞蛋與乾麵條,供父親返家後食用。這種平凡的動作,使我終身難忘。在我們家庭生計困難時,她調製家鄉的食品,供應我們居處附近的小學生,以貼補家用。我們從來沒有聽到她抱怨,或者放棄她的責任。直到她晚年,我們的生活有了改善,她依舊沒有改變簡樸的生活習慣。她永遠是那樣安貧樂命,些微的生活改善都能讓她滿足。
有一次,宋真宗想將自己寵愛的後宮佳麗——劉氏,晉升為貴妃,於是,派內侍給李沆送去親筆信,要求政事堂正式擬定封賞的詔書,儘快辦理此事。李沆看了看皇帝的親筆信,面無表情,當著內侍的面,將信當場點燃,燒成了灰,隨後,冷冷地回了一句話:「你回去就說,我李沆不同意。」 ... 內侍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眼瞅著宰相大人威嚴的模樣,大氣也不敢喘,只好灰溜溜地跑回宮去向皇帝稟報。 宋真宗聽完後,默然不語,從此再也不敢提起此事。 這是劉氏可是個傳奇的女子,「貍貓換太子」的主角,與宋真宗是二婚,以「章顯明肅」四字諡號定格宋朝垂簾聽政模式,而且她也是在武則天之後,第二個穿上龍袍的女子。 李沆為相時,常在接待賓客時沉默寡言。大臣馬亮與李沆同年出生,又與他的弟弟李維交好,對李維說:「外面議論說你大哥是沒口的瓢葫蘆。」 李維趁空把馬亮的話告訴了李沆。李沆說:「我不是不知道呵。然而現在的朝士得以入殿議事,皇上封爵論奏,全無阻塞蒙蔽,政令多能下達到各級部門,大家都可看見它。比如國家大事,北邊有契丹,西邊有夏人,我白天晚上逐項商議所要防備抵禦的策略,沒有不詳細探究的。 縉紳之中像李宗諤、趙安仁這樣的,都是當時傑出的人才,我與他們談論,尚不能啟發我的思想,其餘的新進仕宦之子,他們坐、起、拜、揖,尚且亂了典章順序等級,入席必定自論功勞最多,以希求得到寵愛獎賞,又有什麼策劃值得與他們接觸交談呢?如果委屈自己的意願亂說就是世人所說的像被籠子和罩子網住後隨遇而安,籠罩之事,我是不願承擔的。你替我感謝馬君。」 ... 李沆為人重厚寡言,即便住在京師,也很少有人進出拜訪。一天,突然有人乘轎來訪。下轎的是一個用紗蓋著頭的婦人,她的臉雖然被遮蓋,但卻儀容風度卻很美。婦人進入李沆房內交談,許久後才出門。眾人大感訝異,認為李沆這樣的賢人,竟引得這種人前來,於是向李沆詢問情況。李沆也只是模稜兩可地回答:「也就是說我的前程之類的,不足以相信!」一再追問之下,李沆才說:「你們曾見過她的臉嗎?滿臉都是眼睛(一面都是目)!」 宰相寇準與丁謂友好,多次認為丁謂有才而向李沆推薦他,李沆始終不用丁謂。寇準因此詢問李沆,李沆說:「看他為人處事,可以讓他職位居於別人之上嗎?」寇準說:「像丁謂這樣的人,相公(對宰相稱呼)一直能抑制他使他居於他人之下嗎?」李沆笑著說:「將來你後悔,就會想起我的話。」寇準後來被丁謂所排擠,才信服李沆的話。 李沆性格直爽誠信,家居時品行美好嚴謹,言談沒有瑣碎的空話,識大體。任職時謹慎細緻,不追求名聲榮譽。行動遵守規章制度,沒有人能徇私辦事。李沆辭去官職,整天正襟危坐,未曾斜靠著。 在封丘門內建有住宅,大廳前只容許有馬打轉之地。有人說這太狹窄,李沆笑說:「這住宅要傳給子孫,這裡作為宰相官署大廳確實小了,作為太祝、奉禮官的大廳已經夠寬了。」甚至對於牆塌壁壞,他也不介意。李沆堂屋前的藥欄曾經壞了,其妻告誡守屋的人不要修補,以此來試探李沆,李沆早晚都看見它,經過一個月始終不說。妻子把這事告訴李沆,李沆說:「怎麼能因這事改變我一貫的想法!」 家人勸他好好修繕住宅,他未曾回答。他弟弟李維於是說起該事,李沆說:「我們身食朝廷厚祿,不時還有意外的賞賜,用得來的俸祿也可用以修理住宅,只要想著佛家內典認為這個世界是有缺陷的,怎麼有圓滿如意,各自都求得稱心滿足呢?現在買新的住宅,須一年修繕好,人一生早晚都沒法保全,又怎麼能長久居住呢?鳥在林中樹枝上做個窩,姑且可滿足,幹嘛做這些華麗的房屋呢?」 ... 李沆特別不喜歡別人議論別人的優劣來依附自己。秘書監胡旦被貶商州後,許久未獲召用,他嘗與李沆一同擔任知制誥,聽說李沆任參知政事(副相)後,作書祝賀,歷數並詆毀之前擔任參知政事而被罷免離開的人,說呂參政因為無功罷為尚書左丞,郭參政因為醉酒過失罷為秘書少監,辛參政因為沒有執政之才謝病請辭而被優待授職尚書,陳參政剛任職時因失旨而退歸兩省(中書省、門下省),極力稱讚李沆,想要依附他回京任職。 李沆面露憂愁,不高興地說:「我怎麼真有才能優於這些人,也這是正好碰上際遇罷了。在人之後而挖苦他的不是,是我不會做的,何況想要誇獎一個人卻一己而說四個人的短處。」終李沆為相,胡旦都未被召用。 駙馬都尉石保吉請求兼相印,真宗又問李沆,李沆說:「執行獎賞制度,須有本人親身乾的成績。石保吉憑藉親戚鄉里的緣故,沒有攻城作戰之功,依靠我授以官職,恐怕會使眾人的非議到處流傳。」另一天真宗又再三問起石保吉的事,李沆像當初那樣堅持原議,此事即停止。直到李沆去世後,石保吉才獲授武寧節度使、同平章事。 ... 真宗因李沆從未有過密奏,對他說:「別人都有密奏,您獨獨沒有,為什麼?」李沆回答說:「臣蒙皇恩授以宰相之職,公事就公開說明它,何必用秘密上奏的方式?一般密奏的大臣,不是說壞話的人就是諂媚之人,臣平常就憎恨他們,怎麼能明知是錯還是照樣去做。」 有一位書生叩馬獻上書狀,批評李沆的缺點。李沆謙虛地道謝:「等我回家後,再詳細閱覽!」書生大怒,立即責罵李沆說:「你居大位而不能康濟天下,又不引咎辭職,讓位給別人,妨害賢能之士的仕途,你能不感到慚愧嗎?」李沆馬上恭敬地說:「我屢次求請辭退,無奈皇上沒有允許,所以我不敢走!」他和這位書生談話,始終沒有發脾氣或忤逆的意思。 曾有人上封事指責宰相的過失,請求將其罷免,真宗看完封書後不高興,認為這些人只是想自求仕進,應當予以嚴厲責備。李沆說:「朝廷進來大開言路,如果言之有理,應該加以表彰獎賞,如果不妥那麼留中處理就可以了。何況臣等沒有才能,備員臺輔之職,如果被罷免,這是進諫之人對朝廷有補益。」真宗感嘆道:「您真是一位長者啊。」 李沆有長者的美譽,他家中一位欠下宅金數萬的僕人,在一天突然逃走。那人的女兒快十歲,儀容美麗,自己做了一張券系在腰帶上,願意把自己買到宅子裡做事來還債。李沆非常同情她,對夫人說:「希望對她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養在家中,以婦德來教導她,等到她長大後,為她找一個夫婿出嫁。只要請夫人親自為她行結縭禮,來主持她的婚禮,但婚禮務必要明潔。」 夫人像李沆所說的那樣對待那個女孩,等到她及笄後,為她找到一個好夫婿,準備陪嫁的財物來送她出嫁。女孩果然志節堅貞,她的雙親後來回到舊都,聽說此事後,深深地感激李沆至刻骨銘心。李沆病重時,夫婦二人刲股(割大腿上的肉!)做成羹來贈給他喝,等到李沆去世後,二人為他居喪三年。 ... 景德元年(1004年)七月初四,李沆在患病之後與世長辭。而剛剛探望完自己老師的宋真宗心中萬分悲痛,再次前往李沆的靈前祭拜痛哭。真宗感傷不止,對侍從說:「李沆作為大臣,始終忠良淳厚,我怎麼會想到,他這樣的人竟然無法長壽!」說罷,又流淚不止。 李沆死後二十年,曾經有人向朝廷推薦梅詢,宋真宗卻搖搖頭,立刻反駁道:「李沆曾說他不是君子。」 僅此一事,足以看出宋真宗對李沆的信任之深。 北宋名臣歐陽修為此大發感慨道:「宰相去世二十年,還能讓皇帝如此信任,除了李沆,試問還有誰?!」 可見,「聖相」李沆,名副其實。
文章來源取自於:
每日頭條 https://kknews.cc/history/oqmklvo.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478313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支票貼現率新北退休生活費用基隆主約附約差異嘉義儲蓄險比較表
我是否符合銀行信貸資格?快速評估並避免扣分 台北用汽車抵押貸款 新北信用貸款這樣貸最划算銀行怎麼看信貸?(2)銀行過件最注重的5個條件 彰化快速借錢 台南急需用錢貸款台中地區的代書貸款、房屋貸款、個人信貸申辦的條件是什麼呢? 南投個人信貸條件 南投信用空白如何貸款如何申辦個人信貸、車貸、二胎-準備資料、申辦過程大公開! 嘉義整合負債是什麼 快速借款方式
留言列表